Search

2017-2018 國體大男籃檢討會議【總結-冠軍後的下一步】

  • Share this:

我常常問自己一個問題,我是誰?

在學校,我是老師
在球隊,我是教練
在家裡,我是爸爸

其實這些看似不同角色的背後,有著共同的意義

【我是一個是傳遞訊息的使者】

之所以為使者,是因為某種程度上這些角色是有使命的

從現在的社會氛圍看來,大學似乎失去了過去的崇高形象
更甚至,變成了流於形式、鬥爭、追逐權力名義的另一個戰場

這樣的亂象,似乎也可以完美的套用在競技運動上
即使許多家長的觀念改變,運動員的刻板印象卻仍是根生蒂固

【為什麼不能顛倒過來呢?】

為什麼運動員不能是堅持、勇氣、努力的象徵?

說實話,我不知道自己這樣的堅持會有什麼結果
我只知道,【教育的本質】是在生活上的實踐
那為何要等到出了社會,才責怪當初學生時期沒有好好努力?

社會很殘酷,只能適者能存活下來
競技運動很殘酷,只有成績好的才會被記住

但這不代表,其他競技成績不理想的人
沒有在追求身體訓練的過程中,磨練出更堅強的意志

【冠軍,只是結果!訓練的目的,不只是成為更好的運動員,更是變成好的自己!】

這也是我到目前為止仍在競技運動持續努力的原因
現在不會停止,未來也不會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這是馬克教授的運動表現實驗室,我們的宗旨為搭起科學與實務的橋樑,讓科學化的訓練不再是口號!
View all posts